如何进行猪场消毒?
如何进行猪场消毒?
消毒是养猪场切断传染病传播、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,养猪场要重视消毒,也要科学消毒。尤其是现在国内非洲猪瘟疫情高发之下,猪场消毒更是重中之重。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,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,如入场消毒记录、空舍消毒记录、常规消毒记录等。
那么猪场消毒都包括哪些方面呢?消毒包括环境消毒、空圈消毒、带猪消毒、手术和阉割消毒、管理人员和兽医防疫人员进出猪舍消毒、器械消毒等。下面说一下养猪场如何规范消毒。
猪场消毒环境消毒指猪场门前和场内的交通要道、大小路径和圈前圈后的消毒。出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消毒池进行鞋底消毒。
猪场消毒办公及生活区消毒:正常情况下,办公室、宿舍、厨房、冰箱等必须每周消毒一次,卫生间、食堂餐厅等必须每周消毒两次。疫情暴发期间每天必须消毒1~2次。
猪场消毒空圈消毒:主要是要彻底清除栏圈内的一切粪尿、污水和杂物。用高压喷水枪由上至下彻底冲洗顶棚、墙壁及栏架等。待水干后用过氧乙酸、甲醛溶液或2%~3%的火碱水彻底冲洗。经过10~12小时后,再用清水彻底冲洗栏圈地面,待干燥后,再用0.2%~0.3%过氧乙酸溶液或1∶800的消毒威溶液喷雾消毒。
猪场消毒带猪消毒:种猪、后备猪舍每周消毒一次;产房每周消毒1~2次;保育舍每周消毒1~2次;育肥舍每周消毒1次。如果发生疫情,消毒次数可适当增多。
猪场消毒手术消毒:手术部位首先要用清水洗净擦干,然后涂以3%的碘酊,待干后再用70%~75%的酒精消毒,待酒精干后方可实施手术,术后创口再涂3%的碘酊。断尾时,尾巴断端要涂以3%的碘酊。
阉割消毒:阉割时,切口部位使用专用70%~75%的酒精消毒,待酒精干后方可施行阉割,结束后刀口处涂以3%的碘酊。
器械消毒:手术刀、手术剪、缝合针、缝合线可用煮沸消毒或用70%~75%的酒精消毒。注射器、针头必须煮沸消毒。
兽医防疫人员出入猪舍消毒:兽医防疫人员进入猪舍必须在消毒池内进行鞋底消毒,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。出舍时要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,在一栋猪舍工作完毕后,要用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洗注射器和提药盒的周围,进行鞋底和手消毒后方可进入另一栋猪舍。
相关新闻:
- 养猪场消毒设备 內部疫防消毒 2021-04-13
- 如何进行猪场消毒? 2021-02-24
- 如何进行猪场消毒?猪场这些8个 2020-09-12
- 养猪场常用的场内清洁消毒设备 2020-08-12